上星期三晚上,宣传部在文化馆举行了一场小型的北管音乐会。出席音乐会的领导有宣传部部长、副部长,文体旅游局局长、文联主席、文化馆馆长等。并邀请了北管元老级的老艺人(年纪有70岁以上的,也有80岁以上的)做顾问。演奏者是由林国春先生带队的一北管乐队,共表演了北管代表作6首。演奏会后,在宣传部长的主持下举行了一个研讨会。主要由这些艺术顾问在艺术上及北管的现状上提出一些看法。会议的热烈程度出乎意料地热烈,老艺人们非常勇跃地发言,提出许多的非常独到的看法。因为是上星期的事了,有些记不太清楚了,摘一些现场情况如下:
虽然演奏会上的节目得到现场观众一些礼节性的掌声,还有几首由听众自主地发出掌声,如比较大气的《将军令》,但是,从艺术上,并没有得到几位顾问的认同,主要集中在一个问题上: 1、这些音乐通过这支乐队演奏的作品与传统的曲目从乐队编制、表演形式上都做了太多的革新,并由此产生了很多问题:老艺人们认为,1现在还不是改的时候,北管一开始要重视保护,重要的是继承,而不是把传统及老艺人们一棍子打死。这个意思可能是指除了音乐上的传统不能乱改,再来就是要重视老艺人的作用,(因为后来就老艺人的作用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) 2、这些音乐被改动得太大了,以至于没了“北管的味道”了。如《将军令》的乐队编制上大唢呐大多把了,还有整个乐队缺少了北管重要乐器——艾子(指萧),弦乐器太多,音量上把弹拔乐器的声音都盖过了。俺认为,这一点提得是很好的,“味道”是不能失的,乐队编制这个毛病在培训班的时候应该也出现过。 3、培训继承人上要注重民间力量,要重视老艺人的作用。 4、各镇的乐队不要各立山头,各自为王,对于演出等机会不要只重视山腰,峰尾而无视界山等偏远区的乐队。(会后部长指出,文艺上国家也鼓励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) 5、要出精品节目,要走出去光靠区里的艺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,要请进一些音乐专家进行指导。
发表时间:2006-11-20 原文网址:http://www.qgblog.com/user1/106/archives/2006/2006112085830.html#5351
|